西方文學·翁加雷蒂
20世紀意大利優秀的抒情詩人。出生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在非洲度過童年和少年。1912年到巴黎,同法國象征派文人和意大利未來主義者結識,對以后創作風格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1914年,詩人回到意大利,開始在未來主義刊物上發表詩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詩人積極主張意大利參戰,并應召入伍,赴前線作戰。此時期、他寫了抒情詩集 《被埋葬的海港》 (1916)、《覆舟的愉快》 (1919)。詩歌表現了作者心中的迷惘和悲愴之情,抒發了人的孤獨和痛苦,在他看來,人生仿佛觸礁遇險的小舟,覆舟卻激起人對生活與友誼的向往。在詩歌形式上,他力求短小精悍,富有節奏、通俗易懂、簡煉凝重。他善于運用想象、隱喻,詩作頗具象征派詩人馬拉美的韻味。1933年出版的詩集《時代的感情》,標志著翁加雷蒂詩歌創作的第二個階段。這部作品文筆果斷,寓意雋永,著意表現在法西斯統治期間,人們面對殘暴的戰爭和殘酷的現實,因失去防御自身的力量而無所適從和虛弱、孤獨的心態,以及詩人因文明受到威脅所產生的憂慮和對人類命運的深思。1947年,翁加雷蒂發表詩集《悲哀》抒發喪子之痛。以后陸續發表詩集《福地》 (1950)、《呼喊和風景》 ( 1952)、《老人筆記》(1960)。詩中,個人的孤獨、憂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的悲劇感互相交織。在藝術上,翁加雷蒂繼續探索詩歌的形式,拋棄原來偏愛的短詩,吸取意大利古典詩歌韻律的特點,熔萊奧帕爾迪抒情詩歌和波德萊爾象征派詩歌特色于一爐。
翁加雷蒂還先后翻譯了莎士比亞、拉辛、馬拉美等人的許多作品。
上一篇:西方文學·韓波
下一篇:西方文學·鄧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