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內威爾遜
1900年生,裝配雕塑家,在1960年代,她有特色的作品,是由幾十個獨立的葙子造成的一大片木墻,葙內精心安排了數百件破碎的物體,并刷上通一的黑漆,造成一種廢舊品的優雅感,一種雅致的對老房子的懷舊感,并從中挖掘出一種要素。后來,她又轉向對新材料的研究與運用,如鋁、環氧樹脂、清丙稀酸等。這種作品如 《透明雕塑六》,常常是小尺度的作品,能產生出多種不同的裝配版本。因此,她加入了同視覺的和光線的效果有關的藝術家行列。在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內威爾遜作為女雕塑家的前輩,制作許多大尺度的戶外作品,使她得以利用藝術實踐進行對新材料鋁、鋼,特別是可特恩鋼的試驗。內威爾遜想象力很強,并富于聯想和創造性,她照她的木作傳統,組成了一些非常美觀的整體房間環境作品。在這當中,她把透明的丙稀酸雕塑的單純性結合了進去,使整個作品成為時代精神及時代特征的展現,內威爾遜十分注意捕捉新材料在作品整體感中的代表性及對觀賞者心態的刺激,由此完成她的物質材料向精神方面的轉化。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基斯勒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包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