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謝潑德
美國劇作家。生于伊利諾斯州的麥迪遜堡,在加利福尼亞靠近洛山基的地方長大成人。當過演員,去紐約謀生后,開始為不同的外外百老匯演劇團創作劇本。1965年至1968年之間上演的劇作有《牛仔》,《石園》、《狗》、《轉椅》、《直到星期四》和《4—H俱樂部》、《伊卡路的母親》、《芝加哥》 和 《游客》等。1970年為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輪換劇目劇院寫作的劇作引了一大批觀眾的注意。此后的劇作有《響尾蛇行動》 (1970)、《瘋狗布魯斯》 (1971)、《后塘誘獸》 (1971)、《罪惡的牙齒》(1973)、《行動》 (1974) 等。
謝潑德的劇作實驗性強,喜歡用一些空放著的物品作為比喻物: 《芝加哥》中不安放在浴室里的浴缸,《紅十字》中的白架子,《一萬四千》中的書架,這些物體本身給人一種孤獨寂寞感,是人的行為的可見性類比。又像又不像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事件。
謝潑德還寫有現實主義三部曲《挨餓的階級》 (1978)、《被埋葬的孩子》 (1978)、《真正的西部地區》 (1979),寫一家庭成員相互之間不理解的情形。他是一位多產作家,截止1982年,已發表40多部劇作。
上一篇:西方文學·雅各布
下一篇:西方文學·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