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梵語文學
梵語通行于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它作為印度古代的文學語言興盛了兩千多年,自公元前15世紀左右到公元后12世紀左右,用梵語創作的文學作品非常豐富。10世紀以后,梵語和梵語文學開始衰落,印度各地方語言和用地方語言創作的文學逐漸取代了它的地位。
梵語文學主要有3種類型,即吠陀文學、史詩往世書文學和古典文學。從時間來說,吠陀文學產生和盛行于公元前15世紀左右到公元前5世紀左右,史詩往世書文學產生和盛行于公元前5世紀左右到公元后5世紀左右,古典文學則產生和發展于公元前后到十幾世紀。
吠陀文學主要指4部作品:《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廣義的吠陀文學還包括一系列的《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等許多文獻。后面這幾類書雖然主要不是文學作品,但發展了吠陀中的神話故事。
史詩往世書文學指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和《薄伽梵往世書》等18部往世書。這些作品的主要內容是神話傳說。《羅摩衍那》被認為是“最初的詩”。《摩訶婆羅多》則被認為是歷史傳說,和18部往世書同一類型。這些作品除神話傳說故事外,還有遠古傳說中帝王的世系源流,修道士仙人的家族家譜,宗教的教義和訓誡等等。另外還有18部小往世書,成書較晚,影響較小。
古典文學中主要是詩歌和戲劇,其次是寓言故事,還有相當豐富的文學理論,長篇小說不多,散文更少。詩歌是全部梵語文學中最發達的體裁,古典文學也是如此。古典文學中最早的詩歌是公元前后馬鳴的長篇敘事詩《佛所行贊》和《美難陀傳》,這都是帶佛教色彩的作品。其后是迦梨陀娑,他的長篇敘事詩《羅怙世系》、《鳩摩羅出世》和長篇抒情詩《云使》都是垂為典范的詩篇。此后出現了許多詩人。12世紀勝天的《牧童歌》是梵語文學晚期最重要的抒情詩。
戲劇現在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作品是馬鳴的《舍利弗傳》,其后有首陀羅迦的《小泥車》。最有名的戲劇家是迦梨陀娑,他寫了三個劇本,其中《沙恭達羅》很有影響。幾乎和迦梨陀娑齊名的有薄婆菩提,他寫了三個劇本,即《茉莉和青春》、《大雄傳》和《羅摩傳后篇》。此外,毗舍佉達多的《指環印》和婆吒·那羅衍的《結髻記》也是很有影響的作品。寓言故事主要有《五卷書》,還有改編和縮寫《偉大的故事》的《故事海》、《大故事花簇》和《大故事詩攝》,還有形形色色的許多故事集。
文學理論發展較早,著作也很多,最早的文藝理論著作是公元后不久的婆羅多牟尼的《舞論》,被稱為古代文藝的理論大全。其后主要的理論著作有檀丁的《詩鏡》,婆摩吒的《詩莊嚴論》,歡增的《韻光》,曼摩吒的《詩光》等。這些著作一般都比較注重修辭、語言技巧和作品的情調情味,較少涉及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
長篇小說現存的主要有波那的《迦丹波利》和《戒日王傳》,前者寫的是傳奇的愛情故事,后者寫戒日王的某些經歷。檀丁的《十公子傳》寫的是爭奪王位和愛情故事。蘇般度的《仙賜傳》寫了一對青年的戀愛和婚姻。這些古典小說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講究文辭。
梵語文學12世紀后,還有比較有影響的理論著作出現,如14世紀宇主的《文鏡》和17世紀世主的《味海》。但是文學創作方面卻沒有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問世,雖然用梵語創作的詩人和作家仍然不少,甚至在20世紀仍有人用梵語創作各種體裁的作品。很顯然,梵語既脫離了群眾,而且也已經不能承擔反映現代復雜社會生活的重任,不能不讓位于各地方語言了。
上一篇:印度尼西亞文學
下一篇:印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