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文學
菲律賓公民使用本國各族語文和英文、西班牙文創作的文學作品。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菲律賓人民早就創作了許多口頭或書面的文學作品,包括劇本、史詩、抒情詩、神話、寓言以及謎語、諺語等。其中現存的史詩有馬拉瑙人的《達朗崗》和伊富高人的《阿林姆》等。由于西班牙人的摧殘,古代的書面文學僅存《穆斯林世系》、《班乃紀年》、《馬拉塔斯法典》和《加蘭朝法典》。其他古代文學有《祈禱詩》、《暖屋歌》和代表“穆斯林—菲律賓文學” 的抒情詩《我的七愛之歌》以及代表菲律賓高原文學的伊富高族敘事詩《阿里古榮》等。西班牙殖民者侵占菲律賓后,極力壓制民族文學的發展,大量傳播基督教教義書、祈禱書、圣徒傳、耶穌受難劇和反穆斯林的 “摩羅—摩羅劇”等,并推行歐洲的中世紀騎士文學。當時民間也流行俠義英雄詩“阿維茨”和民歌(傳奇宗教詩),如《拉刺的七王子》和《伊榜·阿達爾納》等。1838年,巴爾塔薩爾創作了著名的他加祿語長詩《弗羅蘭第和蘿拉》,被譽為菲律賓近代文學的第一篇杰作。還有伊洛戈族的史詩《蘭—昂格》和邦板牙文學的韻文傳奇《科爾多瓦來的貢薩洛》等也受人喜愛。19世紀出現了一批具有民族覺醒的文學家,其中最杰出的何塞·黎薩爾著有反殖民主義長篇小說《不許犯我》、《起義者》和愛國詩篇《我最后的告別》等名作,成為菲律賓文學發展史上一顆耀眼奪目的明星。1885年創作菲律賓的第一部小說《妮奈》的作家佩·阿·帕特爾諾以歌頌菲律賓的錦繡河山和美麗姑娘的愛情來證明菲律賓人是有文化教養的民族。菲律賓獨立戰爭期間也涌現出何塞·帕爾馬、費·馬·格雷羅和塞·阿波斯托爾等愛國詩人,他們被稱為“詩中三杰”。1901年美國占領菲律賓后,英文逐漸代替西班牙文。第一部英文長篇小說是佐·姆·加朗于1921年發表的愛情小說《憂傷之子》。英文小說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 1908至1924年為“模仿時期”,主要作家有帕·馬·貝尼特茲和喬治·博科波等人,1924至1935年為“實驗和獨創的時期”,主要作家有布洛山、阿貴拉等人; 1935至60年代為 “更偉大的獨創時期”,出現了尼克·華奎因、剛薩雷斯等50多位作家,優秀作品有尼克·華奎因的《有雙臍的女人》和克·坡·圖維拉的《敵人的手》等。他加祿語的優秀作品有洛佩·克·桑托斯的第一部社會主義小說《光芒和日出》和阿馬多·維·赫爾南德斯的詩集《咫尺天空》等。進入80年代后,尼克·華奎因、阿·伊·克里斯托巴爾、艾·克·廷波和薇·蕾·莫蓮諾等著名作家先后榮獲泰國的“東南亞文學創作獎”。
上一篇:萊索托文學
下一篇:蒙古人民共和國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