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主義
1907年,意大利詩人F·T·馬里內蒂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未來主義的第一個宣言。直到他1944年逝世,馬里內蒂一直是最堅定的未來主義者。20世紀20年代以后,未來主義走向沒落,但他仍堅守信念,成為他所創立的這一運動孤獨的成員。1909年至1930年間,未來主義共發表過幾十篇宣言,主張改造一切藝術和人類的大部分活動。這一運動從意大利逐步擴展到法國、德國以及俄國等歐洲國家。它在俄國曾取得一些有限的成果,并且與立體主義、達達主義等流派融合。
未來主義的目的是徹底反叛19世紀生活中的全部傳統,也是通過藝術來表現20世紀新動態的一種嘗試。在文學上,未來主義的主要目標是把浪漫主義的傷感氣息與象征主義復雜的心理描寫結合在一起,在文學創作上,未來主義強調表現人的純粹本能和感情沖動,如暴力、沖突、不負責任的行為等。因此,未來主義詩歌注重描寫速度、運動、色彩、變化;一些未來派詩人甚至發明一些以文字構成的幾何圖形來表現某種思想。他們破除詩歌的傳統格律,提倡詞匯的自由搭配,甚至廢除大寫字母、詞形變化、標點符號等語法規范。他們在詩中還采用某些記號、數學符號,標新立異,力圖與傳統全面決裂。
未來主義在圖像藝術與建筑學領域的成就最為顯著。但是未來主義詩歌在意大利詩壇也曾名噪一時。1925年出版了《未來主義新詩集》,其中包括馬里內蒂、卡利、塞蒂梅利、戈沃尼、布齊等人的詩歌。他們當中有些人在這一運動興起之前已經在文學界享有聲譽。帕皮尼、索菲奇、普雷佐利尼等在早期曾經對未來主義運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他們的未來主義創作實驗卻十分短暫。20世紀初期,許多文化領域中的藝術家在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時,也都曾涉獵過未來主義的創作實踐,但是最終他們又都找到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道路。未來主義者進行的某些實驗,反映在G·阿波利奈爾、熱朗多·迭戈、安東尼奧·埃斯皮納等人的作品中。俄國最著名的未來派詩人是V·馬雅可夫斯基(1894—1930)。
在消除一些陳舊的文學傳統方面未來主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在與傳統決裂上所采取的過激做法是沒有意義的。例如,馬里內蒂所作長詩的篇名是Zang-lumb-tuuum,而索菲奇的短篇詩歌集則題為Bif§z+18,均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上一篇:暗夜行路
下一篇:本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