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詩
本術語得名于一種具有相關性的文學手法,這種相關性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分形成的線性關系(第一個相關元)與至少另一個類似的線性關系(第二個相關元)構成。線性關系之間要互相匹配,第二個相關元的成分應與第一個相關元的成分形成對稱關系。下面這首諷刺短詩取自《希臘文選》,它以其簡單的形式展示了這種詩體的特征:
你(酒)是膽量、青春、力量、財富、國家(第一個相關元)
保佑怯者、弱者、老者、窮人、異國人(第二個相關元)
希臘語的相關詩始于公元前3世紀,拉丁語的相關詩始于公元1世紀。中世紀的拉丁語詩人十分喜愛這一詩歌手法,早期的羅曼語詩歌特別是普羅旺斯詩歌也采用過這一手法。
彼特拉克曾使用過的一種特殊形式的相關詩,即擴散一反復型詩。它與彼特拉克的十四行體一起于文藝復興和巴羅克時代在意大利、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廣為流傳。下面這個擴散一反復型詩的例子取自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托馬斯·沃森的一首十四行詩:
我的苦惱從此了結,我與苦惱告別
我的悲哀從此結束,我不再哭泣
我的憂傷從此離去,我不再受折磨
苦惱、悲哀、憂傷,這一切都化為泡影
梵文、波斯和阿拉伯文學中也都有相關詩,但是這類相關詩與西方文學傳統中的相關詩之間的關系迄今尚未研究清楚。
上一篇:皇家韻詩,君王詩體
下一篇:知識寶庫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