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漢朗詠集
日本平安時代中期歌謠集。“朗詠”,即以一定曲調吟唱( “和歌”及漢詩文中的佳句)之意。它起源于上古,及至中古,則以琵琶、笛、笙等樂器伴奏,為貴族文藝。平安時代中后期達到極盛,后隨貴族社會的沒落而日益衰微。本書編撰者藤原公任。約成書于長和2年(1013)。共上下兩卷,分春、夏、秋、冬、雜等5類,輯錄適合吟唱的和歌218首,漢詩文中佳句589句。所收作品大抵選自《昭明文選》、《白氏文集》(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詩文集)、《游仙窟》、《菅家文草》、《三代集》等。漢詩文佳句的作者約80人(其中日本作者約50人,中國作者約30人)、“和歌”作者約80人。集中以白居易的漢詩和紀貫之的“和歌”居多。本書是朗詠集中最初之作,不僅促進了漢詩和“和歌” 的交流,而且集中的佳句多為日后 “謠曲”和《平家物語》等文學作品所引用。
上一篇:味
下一篇: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