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高啟
字季迪,號青丘子,又號槎軒。長洲(江蘇蘇州)人。少聰穎警敏,過目成誦,久而不忘,博學工詩。卜居于長洲北郭,與同時居住北郭的文士張羽、徐賁、王行、高遜志、宋克、唐肅、余堯臣、呂敏、陳則等人以詩文相切磋,互相唱和,號稱“北郭十友”;又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杰”,以擬“初唐四杰”。自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占據吳縣,統治蘇州十年,在吳招攬賓客、禮賢下士。啟被待為上賓,曾在張氏占領區內作吳越之游,領略了當地的奇山秀水、名勝古跡,寫下許多優美詩篇。明建立后,太祖下詔求賢,開《元史》館。啟應征召,負責《元史·歷志》與《元史·列女傳》。太祖洪武二年(1369)書成,授翰林院編修,陪侍皇太子,教授諸王讀書。洪武三年,召對稱旨,擢為戶部侍郎,以年少未諳理財之術固辭,賜白金放還。洪武五年,魏觀任蘇州知府,改造府衙,從原址搬至張士誠故宮舊地,又疏浚錦帆涇,被誣告為圖謀不軌,啟曾為之撰《上梁文》,文中又有“龍蟠虎踞”之句,益觸帝怒,一并得罪,啟被腰斬于市?!端膸烊珪偰刻嵋芬詾椤案邌⒃娞觳鸥咭荩瑢嵕崦饕淮娙酥稀?。其詩多懷古詠史、登山臨水、往來酬贈之作,借以攄寫其壯闊的胸懷和不慕名利的志向。如《青邱子歌》、《贈薛相士》、《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詠隱逸》十六首等都是這方面代表作品。這類作品往往寄興無端,言此意彼,耐人尋味。一些蔑視世俗禮法,不肯為世所用、追求個性自由的詩句直可視為對朱明王朝極端專制統治的挑戰。如在《釣臺歌》中贊美有良史才而不愿意仕宦的徐尊生:“先生當代載筆有良史才,不展調元手、居鼎臺,卻思釣臺亟歸去,胸襟灑落何如哉,胸中之樂何如哉?!逼浼幸灿性S多作品反映了明初政治氣候的嚴酷與士大夫惴惴不安的心態。這類作品有《憶昨行寄吳中故人》、《京師苦寒》、《清明呈館閣諸公》等。還有相當數量的敘事詩,以當時重大社會事件與勞動人民生活為題材,反映了元末明初社會動亂、新舊政權交替過程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苦難與人民的喜怒哀樂,如《采茶詞》、《養蠶詞》、《廢宅行》、《羈旅行》、《牧牛詞》、《伐木詞》等。其作品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自然風光、人情心態等諸多方面,在藝術上也有許多優長之處,如清汪端所說:“青邱詩眾長咸備,學無常師,才氣豪健而不劍拔弩張,辭句秀逸而不字雕句繪??×林潱佳胖?,施于山林江湖臺閣邊塞,無所不宜?!?《明十三家詩選》)高詩佳處在于兼善諸體,熔鑄變化,自成一家。其律體工于對句,筆健辭秀,一掃元人頹風。其絕句往往意顯辭豁,但卻馀味無窮。如被傳為是作者得罪之由的《宮女圖》:“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又如《尋胡隱君》:“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边@些詩頗有唐人風味。有《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錄其詩兩千馀首;又有《扣舷集》一卷收其詞,《鳧藻集》五卷收其文。《明史》卷二八五有傳。李志光、呂勉為作《鳧藻集本傳》、《槎軒集本傳》,金檀為撰《高青丘年譜》。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飲冰室詩話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