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馬中錫
字天祿,號東田。故城(今屬河北)人。自幼聰敏,三歲識字,七歲能詩。明憲宗成化十年(1474)鄉試第一。次年,登進士第,授刑科給事中。為官正直。萬貴妃弟萬通驕橫不法,中錫兩次上疏彈劾,兩次受到廷杖,瀕死不悔;公主侵畿內民田,亦斷還給原主;又彈奏權宦汪直。為權貴不滿,出為云南按察僉事,改陜西。弘治五年(1492),召還任大理寺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宣府。武宗正德元年(1506),調任兵部侍郎,因彈奏權宦劉瑾黨羽冒邊功,為瑾所恨,矯詔貶至南京工部,尋罷官,械送遼東,盡鬻田廬家產,繳納大批糧草,才褫職為民。正德五年,劉瑾被誅,中錫被起用為大同巡撫。河北文安劉六、劉七兄弟起事,反對宦官專權與酷吏欺壓,義軍波及山東、河南、湖北、江西、山西一帶,命中錫為右都御史,提督軍務與惠安伯張偉討劉六、劉七。中錫主張招撫,議者劾其縱賊,被逮下獄,逾年卒于獄中。后御史盧雍追訟其冤,復原官。孫緒云:“東田詩憫時痛俗,以極于體物盡性,而要諸變,雄渾深沉,無急蹙狹小之病。間于閨情幽思、旅懷宮怨以自況,而閑情逸興,時得之諷誦之外。”(轉引自《明詩紀事》)雖然未免過譽,但所指出的其風格云“雄渾深沉”及時有寄托是符合實際的。如《秋日西園》就不是單純感慨秋天凄清,其中蘊涵著憂讒畏譏之情:“散策西園一徑幽,袖風巾雨足淹留。鳧鹥塘淺蒹葭晚,蟋蟀籬疏薏苡秋。怪事漫勞書咄咄,別名還擬號休休。客來莫共談機事,抱甕先生已白頭。”其他如《落花》、《即事》、《閨怨》都可以感到詩人的隱憂。中錫工于五言、七言律體。孫緒序中錫集言其詩卑者亦邁許渾,高者當在劉長卿、陸龜蒙之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中錫詩格,實出入于劍南集中”,較為允當。中錫還工于古文,其所著《中山狼傳》,為后世所傳誦。有《東田漫稿》六卷,為其子馬師言所編,另有清圣祖康熙(1662—1722)年間其鄉人賈棠所編《別本東田集》,較完善。靳貴為著墓志銘,毛奇齡著有《馬中錫傳》。《明史》卷一八七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風騷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高青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