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韋蘇州集
詩別集。十卷。唐韋應物撰。韋集在宋人著錄中皆為十卷,僅集名或作《韋應物集》,或作《韋應物詩集》。據王欽臣《宋嘉祐校定韋蘇州集序》所言,尚有《古風集》、《灃上西齋吟稿》,今無從考其詳。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王欽臣取諸本,去其雜廁,分五十類,合五百七十一首。王氏原本今不傳,但今存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平江府學刻本及南宋書棚本,俱出自王氏校訂本。在乾道本前,尚有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葛蘩刻本、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刻本,皆同源,但均不存。之后又有宋人刊行(見《寶禮堂宋本書錄》)。后代韋集大抵依宋十卷本覆刻校訂。元麻沙本即為翻宋本,但集中增加了劉辰翁的批注評點文字;此乃研究須溪評點之完璧,后人翻刻時則多少有削汰。“韋集,世多明刻”(柳詒徵《韋蘇州集跋》),盡管刊印多,但與宋本差別不大。觀明清眾本,大致有三類。一為翻宋刊本,基本保持宋本舊貌。影響較大者有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李瀚、劉玘刻本、上海圖書館“明黑口本”、汲古閣本以及嘉靖桃村周氏本;其中,周本頗有誤字。明刊多有舛誤,殆昉于斯。《四庫全書》所收清代項絪玉淵堂本(《四部備要》據以校刊)及席啟㝢本,“皆仿宋人原集,一一校讎而付之梓”(葉燮序)。二為依宋校訂本,在保持原貌基礎上,又加上了校訂者的成果。著名的有明世宗嘉靖(1522—1566)年間華雲刊行本,據華復初《題識》,可定其源自宋本,又加校訂,并刪去大部分注文,同時增添了有關韋集的豐富資料。《四部叢刊》影者即為此本。嘉靖余懷刻本、《萬有文庫》所據凌濛初朱墨套印本以及《全唐詩》(包括《唐音統籤》、《唐詩》以及源于《全唐詩》的胡鳳丹本、許貞干《唐四家詩合集》本),皆屬此類。三為依宋重新編次本。其中以明銅活字本最有代表性,將分類編排改成分體,且刪去舊注,收羅最為完備,凡五百七十一首,其中一首為顧況詩。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青州明詩鈔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韓昌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