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木瀆詩存
地方詩總集。八卷。清汪正編纂,近人郭紹裘重訂。汪正(1803—1863)字石心,江蘇長洲(今蘇州)人。郭紹裘字醒春,吳縣(今蘇州)人。生活于清末民初。木瀆為江蘇長洲一小鎮,自明以來詩人輩出,其享大名者有楊基、楊循吉、文震孟、徐波、徐枋、汪琬、葉燮、沈德潛、黃子云、周永銓、沈欽韓等。至于嘔心瀝血,耽于苦吟,而老于窗下,聲名不彰者,不知凡幾。汪氏恐年久而湮,文獻無征,故輯為此編,收羅明初至清道光、咸豐間木瀆作者詩。其地域范圍“東北至于陽山,東南至于石湖,西北至于天池,西南至于橫溪”,“上下五百年,縱橫數十里,得一百五十人,都為十四卷。其體例取法于沈歸愚先生之《別裁集》,其用意則折衷于朱竹垞先生之《明詩綜》”(郭紹裘《重訂木瀆詩存序》)。始自明初王賓,終于咸豐諸生蔡振銘。汪氏“存君子之詩,非徒存其詩,將并以存諸君子操行厲節、忠孝廉潔之概。是因詩以紀行,非采詩而遺行”。故每人不僅詳記其事跡,而且在編排次序上也考慮到“以類相從”。如“自盧雍以下為名臣者六人,而徐如珂為最;自王賓以下為孝子者七人,而王賓、徐有章為最;自楊循吉以下為高節者十人,而楊循吉、朱鷺為最;自趙宦興以下為苦行者五人,而王人鑒為最”(祖喆《木瀆詩鈔原序》)。汪氏于咸豐八年(1858)編成此書,并未刊刻。民國間郭氏對此書“重加校勘,芟其繁蕪,補其闕失,訛者正之,偽者削之。或其人有嘉言懿行,而詩只尋常數語,芟無可芟,補無可補,則仍重其人而存之”。對于那些只因“位尊金多”而入錄者,則“芟去者約十之三,增補亦如之,重訂為八卷”(見郭《序》),并重新加以編排,全按時間前后排列。于1922年排印出版。除郭、祖二序外,還有咸豐間吳大淳跋,并孫繼瑔等十人《題辭》。另有張郁文跋。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木天禁語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李義山詩集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