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凌云健筆
古代詩學概念。原是唐杜甫討論詩賦文章藝術風格的問題。語出其《戲為六絕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初盛唐時,文風轉變,不滿六朝詩文華麗綺靡之風,但批判之時,未免矯枉過正,而有一概否定的傾向。如令狐德棻《周書·王褒庾信傳論》云:“然則子山(庾信字)之文,發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體以淫放為本,其詞以輕險為宗,故能夸目侈于紅紫,蕩心逾于鄭衛。……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詞賦之罪人也。”類似觀點,盛傳一時,但并不符合事實,影響了文學批判繼承的健康發展。杜甫則不然,他較全面地評論庾信詩賦的藝術審美價值,一云“清新庾開府”(《春日憶李白》),又云“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詠懷古跡》五首之一),指出庾信后期文風的轉變,不僅以清新見長,而且蕭瑟深沉,正與《戲為六絕句》相印證。仇兆鰲《杜詩詳注》釋曰:“首章推美庾信也。開府文章老愈成格,其筆勢則凌云超俗,其才思則縱橫出奇。后人但取其流傳之賦,嗤笑而指點之,豈知前賢自有品格,未見其當畏后生也。”又楊慎《丹鉛總錄》云:“庾信之詩為梁之冠冕,啟唐之先鞭。史評其‘綺艷’,杜子美稱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綺艷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獨子美能發其妙。余嘗合而衍之曰:綺多傷質,艷多無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詩,綺而有質,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為老成也。”以庾信體兼眾美的“老成”,解釋其晚期詩風之“凌云健筆”,頗為可取。凌云健筆,指筆力勁健、氣勢豪邁、超塵拔俗、老而彌堅的藝術風格。杜甫對此神往不已,給予肯定的審美評價。庾信是中國文學史上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南朝豐贍華美的寫作技巧,與北朝樂府民歌剛健質樸之風相結合,于是成為開啟一代唐詩的先驅者。杜甫“凌云健筆”云云,正指出庾信詩賦在文學史上承前啟后的美學意義。其理論內涵早已超越了一般的風格美學問題。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冷齋夜話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