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韓翃
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肅宗寶應(762—763)初,檢校金部員外郎。為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中從事,代宗永泰元年(765),侯希逸為部下所逐,上翃所代作謝罪表,奉詔赦還,翃亦隨返,閑居長安達十年之久。許堯佐所撰《柳氏傳》及孟棨《本事詩·情感》皆記翃與歌姬柳氏離合事,有《寄柳氏》詩(亦視作詞,即以首句“章臺柳”為調名)。居長安期間,與盧綸、錢起、李端等交相唱和,游于駙馬郭曖之門。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大歷八、九年(773、774)間,為汴宋留后田神玉幕佐。大歷十一年,神玉卒,汴州兵亂,李忠臣代鎮汴州,翃仍在幕中。大歷十四年,李忠臣為部將李希烈逐,旋詔李勉鎮汴,翃復入其幕。德宗建中元年(780),其《寒食詩》為德宗所賞,批除駕部郎中、知制誥,官至中書舍人。約卒于貞元(785—805)中。韓翃久在軍幕,所作多邊塞、贈別、酬答之篇。高仲武評曰:“韓員外詩,匠意近于史,興致繁富,一篇一詠,朝士珍之,多士之選也。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又‘客衣筒布潤,山舍荔支繁’,又‘疏簾看雪捲,深戶映花關’,方之前載,芙蓉出水,未足多也。其比興深于劉員外,筋節成于皇甫冉也。”(《中興間氣集》卷上)長于七絕,以《寒食》傳誦最廣,他如《江南曲》、《羽林騎》等篇,均詞采清麗、情致深婉。王士禛云:“七言絕句,……大歷、貞元間如李君虞、韓君平諸人,蘊藉含蓄,意在言外,殆不易及。”(《帶經堂詩話》)《新唐書·藝文志》及宋晁、陳二《志》均著錄其集五卷。《全唐詩》編其詩為三卷。《全唐詩補逸》補二首。事見《新唐書·盧綸傳》、《極玄集》卷下、《唐詩紀事》卷三○、《唐才子傳校箋》卷四。今人傅璇琮有《關于〈柳氏傳〉與〈本事詩〉所載韓翃事跡考實》。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靖節詩注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韓詩外傳集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