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白香山詩集
唐詩別集。清汪立名編。汪立名,號西亭,婺源(今屬江西)人。官工部主事。通六書。著有《鐘鼎字源》,并輯有《唐四家詩》。本書寫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汪氏據明胡震亨所編《唐音丁簽》收白香山詩,分原《白氏文集》前二十卷詩為《白香山詩長慶集》,其中諷諭四卷,閑適四卷,感傷四卷,律詩八卷,與《白氏文集》前二十卷同。汪氏以為元稹《白氏長慶集序》謂穆宗長慶時所作僅前集五十卷,其敬宗寶歷后所作不應概以“長慶”名之。故以為白氏自編之前后續集本俱名以《白氏長慶集》不確,即以白氏歸老之地“香山”名之。編者又將《白氏文集》中卷二一至三七共十七卷詩編為《后集》,分為格詩四卷,律詩十三卷;將原附見于文集之應制詩、試作詩、謠吟歌篇十一首編為《別集》一卷;收集白氏遺詩八十五首編為《補遺》二卷。以上共編四十卷。本書參互諸種版本如萬閑堂校本、苕溪草堂本、憩間堂所藏季振宜依宋校本等,予以校正,重新編次。書中附有汪立名《白香山年譜》、陳振孫《白香山年譜》舊本,并錄元稹《長慶集序》一篇、《舊唐書》本傳一篇等,偶采諸書有關白氏詩之詩話、筆記、史傳、雜說等,予以箋注。本書特點在于校讎文字和收集逸詩,而箋注極少。然其箋注所引資料于研究白詩頗為有用,如卷一二《長恨歌》前引陳鴻《長恨歌傳》,后引《隱居詩話》;《琵琶行》后引《容齋五筆》等。本書系宋元以來首次對白氏詩整理校注之本,其于校讎輯佚方面為一大貢獻,然其箋注疏略,文字亦有校而未盡之嫌,且有詩無文,誠為美中不足。本書初刊于清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二年(1702—1703),一般稱汪氏一隅草堂本。后又有《四庫全書》本及《四部備要》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白描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秋興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