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杲堂詩文集
詩文別集。三十卷,其中詩十七卷。明李鄴嗣撰。鄴嗣一生寫詩很多。其生前曾自編文集二十卷、詩十八卷,但因多觸時忌,未能全部刊行,清圣祖康熙(1662—1722)間僅有選刻本行世。詩選本名《杲堂詩鈔》,七卷,為徐鳳垣等選定。此集按體分編,錄詩六百首,編成于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作者于此集后自題曰:“刪后詩猶六百篇,從來未有世人傳。誰教得上詞家口,編到新題戊午年。”(《漫題》)集前有林時對與徐鳳垣二序。后全祖望為編續集時稱此已刻之集為“外集”。清高宗乾隆(1736—1795)間,全祖望力勸鄴嗣孫李世法刻杲堂未刊詩文,并為作序。世法選錄鄴嗣詩、文八卷,甫開雕,世法遽然去世,計劃未能實現。在此前后,全祖望在編纂《續甬上耆舊詩》時曾收錄了鄴嗣部分詩作。后清德宗光緒(1875—1908)間、民國年間兩次刻李集,皆未能收李詩《續鈔》。《杲堂詩續鈔》六卷,收詩四百馀首,一直以抄本流傳。1985年,今人張道勤整理《杲堂詩文集》,收錄此《續鈔》和以集句詩為主的《杲堂詩外集》三卷。此二種均以李氏衣德樓本即鄴嗣七世從孫李原建手校本為底本,對于原抄脫誤及文字缺壞之處,凡同時收入《續甬上耆舊詩》者,皆據此本作了校補。李厚建之孫翼鵬也曾據鎮亭山房抄本作了校讎。《杲堂詩續鈔》前有梁以樟、梁斗樞兩序;《杲堂詩外集》前有鄴嗣《自題辭》云:“逸心遙集,長懷忽來,吾筆滯不能自寫,偶取古人妙處為我寫之。”可知此集雖為集句,亦足以表達鄴嗣之懷抱。張編《杲堂詩文集》后有《杲堂詩輯補》,為鄴嗣裔孫李慶坤從光緒《鄞縣志》中抄出的《鄮東竹枝詞》七十九首。張編之后還附有關于鄴嗣的參考資料。此編于1988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杭世駿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林則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