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周亮工
字元亮,一字減齋(或作緘齋),號櫟園。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少好學能文,從海內諸名士游,聲名籍甚。明思宗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授濰縣令,以守城功,擢御史。京師陷,間道歸鄉。入清,以御史詔撫兩淮,授兩淮鹽法道。調揚州兵備道,入為左副都御史,擢戶部侍郎。福建總督佟岱劾其貪酷,下獄論死。后遇赦得釋,起山東海防道,調江安糧儲道。又被劾論絞,再遇赦,出獄不久即卒。亮工憐才好士,好獎掖寒士,有著作不顯著者,務表彰之不遺馀力。其論詩,注重性情。入清后,兩度入獄,憂讒畏譏,情見乎辭,詩中反映了當時滿、漢官員矛盾的尖銳與降清的漢族官吏寄人籬下、惴惴不安的心態。如《與林鐵崖》組詩中寫道:“強項吾徒賤,群侯勿遽嗔。熱官思已熟,冷灶恥相因。”其寫于獄中的《望家書不得與無間、望如、庭發》、《送章甫補臣出塞同田無間、王望如、吳庭發賦》、《七月十九日夜》、《庚子中秋》等篇都生動寫出清初欲效忠清廷而不獲信任的漢族官吏的悲哀。其詩較為廣泛地反映了明清之際的重大歷史事件,如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山東、中原一帶攻城略地、奪取政權的戰爭,以及東南沿海以鄭成功為首的反清復明斗爭,都被寫入詩篇,但因站在統治者立場,對歷史真象有所歪曲。其五、七言律,沉郁頓挫,慷慨悲涼。其小詩構思巧妙,語淺意深。有《賴古堂全集》。亮工嗜繪畫、書法、篆刻,精于鑒賞,家又富于藏書故又有《因樹書書影》十卷、《閩小記》四卷、《字觸》六卷;另存《讀畫錄》、《印人傳》等。錢陸燦為其作墓志,姜宸英為撰墓碣,魯曾煜撰有《周櫟園先生傳》,周在浚撰有《周櫟園年譜》。《清史列傳》卷七九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吳雯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