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烏有
【出典】 見“亡是”條。
【釋義】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虛構了三個人物,“烏有”即其中之一,意思是并無其人。宋詞中用作典故。
【例句】 ①誰伴揚雄作解嘲,烏有先生也。(辛棄疾《卜算子》[夜雨醉瓜廬]1946)這里以“烏有先生”為喻,自嘆寂寞無伴。②投閣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托此語,問烏有。(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1948)這里以“烏有”為喻,表示無人可問、自言自語。
宋詞典故·烏有
【出典】 見“亡是”條。
【釋義】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虛構了三個人物,“烏有”即其中之一,意思是并無其人。宋詞中用作典故。
【例句】 ①誰伴揚雄作解嘲,烏有先生也。(辛棄疾《卜算子》[夜雨醉瓜廬]1946)這里以“烏有先生”為喻,自嘆寂寞無伴。②投閣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托此語,問烏有。(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1948)這里以“烏有”為喻,表示無人可問、自言自語。
上一篇:典故《烏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烏紗折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