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撒拿傳
《次經》的一卷,被認為是《舊約·但以理書》的補篇。它的最原始的希伯來文本,約在公元前2世紀即在民間流傳。該作品敘述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在猶太人被異族擄往巴比倫的時期。故事稱:住在巴比倫的蘇撒拿是一位美貌動人、秀色可餐的有夫之婦。兩位道貌岸然的士師對她起了邪惡之心。一天中午,蘇撒拿獨自一人正準備在花園的湖中洗澡,躲在暗處的兩個士師突然跳出來脅迫她順從他們的要求,并對她說: 如不從命,他們就以兩個證人的名義控告她與外人通奸。蘇撒拿堅決不從,于是兩個士師就沆瀣一氣陷害蘇撒拿。鑒于有兩個證人,而且都是“德高望重” 的士師,不容置疑; 蘇撒拿被宣判死刑。蘇撒拿高聲祈禱上帝保佑。上帝啟迪年輕的先知但以理,命他出庭爭辯。但以理擋住了把蘇撒拿押赴刑場的隊伍,高喊證據不足,事實不清,案子必須重審。在但以理的力爭下他參與審訊。他把兩個士師隔開,分別讓他們提供證言。但以理問第一個士師,蘇撒拿和奸夫在園中的什么樹下作案; 回答說:“在一棵小膠樹下。”但以理又以同樣的問題去問另一個士師,回答說: “在一棵大橡樹下。”謊言不攻自破。蘇撒拿得救了; 兩個做假證詞的士師,則根據摩西律法反坐被判處死刑。《蘇撒拿傳》描寫了蘇撒拿和但以理的高尚氣節(jié): 前者潔身自愛,不畏強暴; 后者仗義執(zhí)言,為民請命。
上一篇:舞論
下一篇:草雙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