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秋江集
詩別集。六卷。清黃任撰。任享壽頗高,中年以后優游故里,其集早有編輯。集前桑調元之序即撰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題名《香草齋詩鈔》的六卷本刻于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而此《秋江集》錄詩則有大量的寫于乾隆二十一、二十三年以后的作品。其中第六卷中的許多篇章標明寫作時間者及或可考訂寫作時間者已接近作者辭世之年,如《題張南坪太守<慎獨圖>》最早亦寫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壬午九月十三日即事六首》則標明為乾隆二十七年作,在這些作品之后仍有許多篇章,估計是乾隆二十七、二十八年以后的作品。全篇收錄古、今體詩一千一百馀首。任詩才敏捷,熱衷寫作,此集所收遠非其作品全部,當為作者晚年自選本。集中詩篇大體編年,但一卷之中,前后排列參差者比比皆是。任集初名《十硯齋集》,后改為《秋江詩集》,又改為《香草齋詩集》。乾隆二十三年戊寅所刊《香草齋詩鈔》未見;現存之《香草齋詩集》與《秋江集》所收作品完全一樣。另有其同邑陳應魁所注之《香草齋詩注》。此注本二十卷,六卷為壓縮本,除注典事外,多引地方志及當地關于黃任事跡的記載以印證其詩,較有價值。又有長樂王元麟所注之《秋江集注》。此注本以箋注典事為主,很少涉及創作背景、本事,意義不大。任另有《香草箋》一卷,僅錄詩二百馀首,與《秋江集》所收互有出入。此集白文本罕見,只以注本傳世。陳注本有清仁宗嘉慶十九年甲戌(1814)刊本,王注本有宣宗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東山家塾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離騷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秋瑾事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