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永康詩錄
地方詩總集。十八卷。清陳鳳巢編纂。陳鳳巢字翙齋,浙江永康人。諸生。生活于道光、咸豐間。永康在清代屬浙江金華府。此編收錄歷代永康人詩。始于北宋胡則、樓觀、徐無黨,終于清道光間陳鳳閣、周新擴、陳德純等,凡一百五十五人,另寓賢及來宦者十三人。錄詩一千零七十馀首。浙東自宋以來便為理學(xué)家與功利派學(xué)者之淵藪,詩風自然受其影響,永康亦不例外。如南宋胡舜陟、徐木、陳亮、胡仔、胡之純、吳思齊,元代胡長孺,明代李曄,程文德等,皆為政治家詩人或?qū)W者詩人。此書采詩亦較重視與政治、社會問題有關(guān)的作品,稍涉戲謔者不予收錄。編者重視考證,“古人未有傳書而其詩備載他書,有非其詩而誤傳為其詩者;有本其詩而誤傳為他人詩者;有各傳為己詩而不辨其孰是孰非者”,皆詳加考訂或注明俟再考,“疑其附會者不載”(《條例》)。入錄詩人有功名著述及“忠孝節(jié)廉”之事跡可考訂者則詳加考訂。清以前作者之記述多據(jù)文獻記載,并加按語。清代作者則多據(jù)所采之稿本、抄本及傳說敘述其生平事跡。編者曾以王月洲(王環(huán))作品為例,言其考訂之苦:“王月洲詩當時未經(jīng)付梓,今得其楷本者一百六十三首,得其稿本者二百六十八首。其草書如龍蛇蜿蜒,漫漶而不可猝辨。集中考證,惟斯最苦。”(《條例》)作者編次以時代為先后;詩以古體為先、律絕在后。書前列所采書目一百馀種,其中稿本抄本即在四、五十種以上。有咸豐元年(1851)刻本,有嚴良訓(xùn)、黃經(jīng)二序及編者自序。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永平詩存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漢鐃歌釋文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