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有學集
詩文別集。五十卷,其中詩十二卷。清錢謙益撰。此集所收皆為謙益入清之后的詩、文作品。其詩按年編纂,起自清世祖順治二年乙酉(1645),終于圣祖康熙三年甲辰(1664),包括《秋槐詩集》、《秋槐詩支集》、《夏王詩集》、《絳雲馀燼詩》、《秋槐詩別集》、《高令堂詩集》、《長干塔光詩集》、《紅豆詩集》、《東澗詩集》等九個小集。其他三十八卷為各體散文。此集最早刊于錢氏去世的康熙三年(1664),由鄒鎡根據錢曾(謙益族孫)所存手稿刻成,是為甲辰本??滴醵哪?1685),金匱山房又刻有重定本《牧齋有學集》五十一卷。此版沒有改動甲辰本的編排次序,只是在各卷中分別補入了原刻本中未收的佚文、逸詩,補文七十三篇,補詩二十三首;又因題跋、雜文部分增補太多,故另編一卷,附于原本之后。此本刪去了一些明顯的觸犯時忌的文字,如“大明”、“弘光”等字句,篇目也有抽換刪改,但也有一些地方保留了甲辰本中沒有的深觸時忌的文字。清高宗乾隆(1736—1795)間,上諭所謂“荒誕悖謬,其中詆毀本朝之處,不一而足”(《清史列傳·貳臣傳》),主要指《有學集》中所收部分作品。此后,謙益著作皆在焚毀嚴禁之列。民國間,商務印書館所編《四部叢刊》影印甲辰本,而且附有金匱山房本所載而甲辰本中所無的詩、文和吳縣姜殿揚所作的校勘記。錢曾著《有學集箋注》十四卷,專注此集中之詩,有清康熙(1662—1722)間玉詔堂刊本和乾隆間春暉堂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曹植集校注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朱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