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別裁偽體
古代詩學概念。反映作者有關古代文學遺產批判繼承的觀點。語見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六):“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這首論詩絕句,說明輕薄之徒,非議前賢,全盤否定,態度是錯誤的。前賢各有其值得師從學習的地方,但學習和繼承離不開鑒別,對于那些毫無生命力的“偽體”之作,必須堅決予以批判和剔除。所稱“別裁偽體”:別,指區分、鑒別;裁,裁汰、革除;偽體,偽者不真之別名,指的是那些違背了《詩經》以來優良的風雅傳統和現實精神的作品,它們模擬沿襲,陳陳相因,詩中無我,性情失真,當然就不會有藝術的生命力。這些“偽體”如果不加指出和批判,沒有經過嚴格的抉擇,就可能魚目混珠,美丑難分,貽誤后世詩歌的健康發展。所以別裁偽體,去偽存真,指示學習的途徑,無論是對于詩歌創作或理論批評,都是很有意義的。元稹在《杜工部墓系銘》中指出當日詩壇的一種風氣:“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杜甫的“別裁偽體”之論,正是針對這種不良傾向而發。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云:“‘偽體’云者,不真之謂。其沿流失源,甘作齊梁后塵者,固不免于偽;即放言高論,不能虛心以集益者,亦何莫非偽體乎? ‘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各執一端,兩無是處。”革除詩歌“偽體”的目的,是要把文學創作納入“風雅”正常軌道,保證其健康發展。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初學集詩注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前出塞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