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佳人
唐詩篇名。五古。杜甫作。見《杜詩詳注》卷七。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流寓秦州之時。仇兆鰲云:“司馬相如《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此為陳王后見廢而作,詩題正取之。”(《杜詩詳注》卷七)該詩先寫佳人在戰亂中兄弟喪生的不幸遭遇,次敘佳人遭丈夫遺棄的內心痛苦,末言其堅守節操的品格。全篇以安史之亂為背景,塑造一貌美品高的棄婦形象,借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慨懷抱。對此詩為寫實抑或有寄寓,歷來聚訟紛紜。仇兆鰲曰:“天寶亂后,當是實有是人,故形容曲盡其情。”(同上)陳沆認為純系寄托:“夫放臣棄婦,自古同情。守志貞居,君子所托。兄弟謂同朝之人,官高謂勛戚之屬,如玉喻新進之猖狂,山泉明出處之清濁。摘花不插,膏沐誰容?竹柏天真,衡門招隱。此非寄托,未之前聞。”(《詩比興箋》卷三)黃生則云:“偶有此人,有此事,適切放人之感,故作是詩。”(《杜詩說》卷一)楊倫亦說:“此因所見有感,亦帶自寓意。”(《杜詩鏡銓》卷五)以黃說、楊說為勝。詩中集寫人、敘事、抒情于一篇,賦與比興的手法兼而用之,富有象征暗示色彩和摹寫生動、寓意深長的特點。末兩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尤為寫人寄慨的神來之筆。沈德潛曰:“結處只用寫景,不更著議論,而清潔貞正自隱然言外,詩格最超。”(《唐詩別裁》卷二)后世曾有不少據此而作的詩意畫,宋代蘇軾的詞《賀新郎》、姜夔的詞《疏影》等詩詞作品亦明顯受到此詩的影響。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會稽掇英總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元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