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會稽掇英總集
詩文總集。二十卷。宋孔延之編纂。孔延之(1014—1074)字長源,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孔子四十六代孫,文仲、武仲、平仲之父,事跡詳曾鞏《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神宗熙寧四年(1071)延之知越州(會稽),有感于“會稽山水著美前世,而紀錄賦詠,多所散佚”,乃輯此書,五年書成,稱:“自太史所載至熙寧以來其所謂銘志歌詠得八百五篇,為二十卷”,詩則先律次古,“文則一始于古,稍以歲月為先后”(見自序)。前十五卷為詩:州宅、西園、賀監、山水(分蘭亭等子目八)、寺觀(分云門寺等子目四,附祠宇)、送別、寄贈、感興、唱和,后五卷為文:史辭、頌、碑銘、記、序、雜文。編次有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贊延之搜訪甚勤,如所錄“大歷浙東唱和五十馀人,今錄唐詩者,或不能舉其姓氏,實賴此以獲傳”。唐詩如此,宋詩亦然。本書所錄許安世、沈立、張伯玉、元絳、蔣堂、錢公輔等人之詩,其有集者,集早已失傳,其無集者,亦賴以備輯佚。其所錄唐宋太守題名壁記,全錄原文,可資考證。本書在《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五著錄,原本早佚,向無刊刻,只以抄本流傳。《四庫全書》藉明末清初祁氏淡生堂抄本著錄。嘉慶二十一年(1816)杜丙杰從文瀾閣《四庫全書》本中錄出,并纂輯《拾遺》二十卷(已佚)。有道光元年(1821)杜氏浣花宗塾刻本,附杜丙杰所撰《校正會稽掇英總集札記》一卷。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五百石洞天揮麈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