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裴子野
字幾原。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少好學善屬文。在齊曾任武陵王國左常侍、江夏王參軍。蕭景為南兗州刺史,引為錄事。梁武帝天監七年(508),范縝表薦為國子博士,以格于資歷,不果。尋授尚書比部郎,仁威記室參軍。出為諸暨令。吏部尚書徐勉奏以為著作郎,掌國史及起居注,又掌中書詔誥。大通元年(527),轉鴻臚卿、領步兵校尉。晚年信奉佛教,蔬食。中大通二年(530),卒官。贈散騎常侍,謚貞子。子野精于史學。曾祖松之在宋元嘉中修宋史,未成而卒。齊武帝永明(483—493)末,沈約《宋書》行世,子野于齊末據以刪節,又略有增益,為《宋略》二十卷,敘事評論多善,《史通·敘事》稱其“長于敘事,無愧古人”。又有《喪服傳》一卷、《續裴氏家傳》二卷、《眾僧傳》二十卷(《續高僧傳·慧皎傳》作《高僧傳》十卷)、文集二十卷(《隋書·經籍志》作十四卷)等,均佚。《宋略》今存《總論》、《泰始三叛論》等五篇。裴子野反對當時麗靡文風,《梁書》本傳稱其“為文典而速,不尚麗靡之辭,其制作多法古,與今文體異”。有《雕蟲論》,主詩教勸美懲惡,以擯落六藝、吟詠情性為非。今存文十四篇,見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詩三首,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主要事跡見《梁書》、《南史》本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行路難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西崑酬唱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