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王維吳道子畫
宋詩篇名。七古。蘇軾作。見《蘇軾詩集》卷三。嘉祐六年(1061)任鳳翔府(今陜西寶雞一帶)簽書判官時作。此系評贊盛唐王維、吳道子精湛畫技與繪畫成就之篇什。首四句是總說:交代吳畫與王畫所在的塔、寺,肯定他們在宋前的畫壇地位。以下轉入分述:“道子”十句專評吳畫。“雄放”是對其藝術風格的概括。其中“浩如海波翻”三句是對吳畫雄放氣勢的補說,體現詩人意在筆先、成竹在胸的繪畫理論。“亭亭”六句是對吳畫內容的生動描述。“摩詰”十句專評王畫。“詩老”一詞暗示王維之詩人氣質與他“畫中有詩”。“佩芷襲芳蓀”是對其人品與詩品的贊美。“吾觀”二句是就王畫藝術風格而言,其中“清且敦”三字兼評其詩風與畫風。“祇園”六句狀摹所畫內容,其中“交柯亂葉動無數”,活畫出王維筆下清風中秀竹的神姿。結尾六句再給予兩位畫師以總評價。全詩氣勢貫暢,筆力雄健,物象鮮明,脈理甚細,是蘇軾早期的得意之作。方東樹稱譽此詩“神品妙品,筆勢奇縱。神變氣變,渾脫溜亮。一氣奔赴中,又頓挫沉郁”(《昭昧詹言》卷一二)。翁方綱評為“《王維吳道子畫》一篇,亦是描寫實際,且又是兩人筆墨,而浩瀚淋漓,生氣迥出。……實蘇公獨立于千古之作”(《石洲詩話》卷三)。紀昀認為此詩“奇氣縱橫,而句句渾成深穩”(紀批《蘇文忠公詩》)。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王粲行年考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環溪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