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佐
字彥舉。原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少時隨父官南雄,中原戰亂不能歸,遂占籍南海(今廣東廣州)。與同郡孫蕡齊名,結社賦詩,遂與蕡、黃哲、趙介、李德號“嶺南五子”(或稱“南園五先生”)。孫蕡在《南園歌·贈王給事彥舉》中描寫了他們詩酒唱和共同創作情景,對于王佐才情推舉備至。元末,何真割據粵中時,佐為掌書記,參與謀議,勸其歸明。入明還鄉。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被薦,征入京師,拜給事中,居二載,即乞歸。當時臣僚自請解官還鄉者,多被刑戮、譴斥,佐為人恭謹勤慎,得以歸山,當時以為難得。佐詩可分前、后二期。其早年作品多以山水景物題材,寫自己優游放浪之生活。入朝后多應制酬酢之作;其《應制賜宋承旨馬》記明太祖賜宋濂馬事,歌頌君臣風云際會,受到太祖的欣賞。其《唐仙方使圖》借寫唐開元、天寶之盛與首都長安的輝煌壯麗以頌美新朝。后期也有一些作品反映了他對家園與早年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戀。如《江行》:“江水悠悠行路長,孤鴻啼月有微霜。十年蹤跡渾無定,莫便逢人問故鄉。”后被放還,《寄同朝諸公》詩中寫道:“天上鹓鸞還接武,江邊鷗鷺已忘機。他年行部如相問,秋水蘆花是釣磯。”從這首詩中,可見其脫出樊籠的愉悅之情。有《聽雨軒集》、《瀛洲集》,稿多遺佚,僅存詩一卷,收入《廣州四先生詩》與《廣中五先生詩選》中。《明史》卷二八五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玉樹后庭花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王子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