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愚庵小集
詩文別集。十五卷,其中詩五卷。清朱鶴齡撰。此集按體裁分卷,卷二為五古,卷三為七古,卷四為五律、五排,卷五為七律,卷六為五絕、七絕。每卷內大體依寫作時間編次。鶴齡集初刊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由金閶童晉之梓行,前有王光承序與計東序。實際此版屢經增補,集中不少作品寫于康熙十年以后。如五古《朱錫鬯過訪時應舉將入都》寫于康熙十八年,七古中的《刈稻行》寫于康熙十一年,五律中的《挽姜如農給諫》寫于康熙十三年,七律中的《丁巳除夕》寫于康熙十六年,《戊午元日》寫于康熙十七年等等,這些都是標明或可以考證時日的,而被排在每卷的中間或偏后,因此,可知還有許多未標明寫作時間,但肯定是十年以后的作品。集中還有少量有文無目的作品,如卷二《初夏過嚴園》二首、卷四《挽李如石明府》、《贈顧季任》二首、卷五《九日遣興》、《歲暮雜詩》等。這些作品可能是后刻時補入,而忘記在目錄中增補之故。此本中的詩、賦多有作者友人之評語,如朱彝尊(錫鬯)、毛奇齡(大可)、申涵光(鳧盟)、俞南史(無殊)、徐白(介白)等。評語以贊譽為主,價值不大。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并據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藏本補入復旦本所無者。另外還有燕京大學民國間鉛印本,正集后附補遺二卷,一卷為詩,一卷為文,較為完善。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意格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戲為六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