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山石
唐詩篇名。七古。韓愈作。見《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卷二。作年主要有三說:方世舉斷為貞元十七年(801)七月離徐州赴洛陽途中游洛北惠林寺后到洛陽時作(見《昌黎詩集編年箋注》),王鴻盛謂“當是南遷嶺外時作”(《蛾術編》),王元啟認為“此詩在徐獨游而作”(《讀韓記疑》),以第一說為長。此詩以首句開頭二字為題,順序敘寫黃昏宿寺和翌日離寺山行途中的見聞,末尾引出感慨,抒發政治上失意的心情。全用賦體,直陳其事,講究呼應轉折,以古文章法作詩,具有明顯的“以文為詩”的特點。何焯評該詩曰:“直書即目,無意求工而文自至,一變謝家模范之跡,如畫家之有荊、關也?!?《義門讀書記》昌黎集卷一)方東樹說:“從昨日追敘,夾敘夾寫,情景如見,句法高古。只是一篇游記,而敘寫簡妙,猶是古文手筆?!?《昭昧詹言》卷一二)該詩風格勁健,顯示出陽剛美,金代詩人元好問把它和秦觀《春雨》中的詩句相比,寫詩評論曰:“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論詩絕句》),此說曾引起后人的爭論。這詩頗為蘇軾所推崇,他與友人游南溪時曾朗誦《山石》,并依其原韻和詩一首。他另有一首《王晉卿所藏〈著色山〉》(其二):“犖確何人似退之,意行無路欲從誰?宿云解駁晨光漏,獨見山紅澗碧時?!币诧@然受有韓詩《山石》的影響。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山南詩選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山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