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東觀集
詩別集。十卷。宋魏野撰。《宋史》魏觀本傳記其撰《草堂集》十卷。據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薛田所撰序云“野先有《草堂集》行在人間”,是知魏野在去世(1019年)以前已有《草堂集》流傳,作十卷,此為魏集舊本。野去世后,其子魏閑“以新舊三百篇,匯為七卷,因取贈典命之曰《鉅鹿東觀集》”(見序),可知魏閑編本作七卷。宋編父集成,未必即有刻本,《草堂集》與《鉅鹿東觀集》寫本、抄本依然流傳人間,分卷自然不一。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草堂集》二卷,《鉅鹿東觀集》二卷,亦言“閑集其父詩四百篇”,編為《東觀集》。(按“三百”、“四百”皆舉成數而言,實數為三百五十九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記有《草堂集》二卷、《鉅鹿東觀集》十卷,亦言“閑集其父詩四百篇”。傳世者有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嚴陵郡齋刻本(此為殘本),亦分為十卷(黃丕烈曾見)。可見《東觀集》在宋時已分為二卷本、七卷本、十卷本,但所存魏詩數目相去不遠,皆在三百以上,四百以下。魏集除宋刻本外,元代有刊本(見《襲抒樓書目》)。明代多以寫本傳世。《四庫全書》所收為十卷本。清末帝宣統三年(1911)趙詒琛據金兆芝所校江南圖書館藏三抄本刻《鉅鹿東觀集》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收入《峭帆樓叢書》。貴池劉氏得宋刻本,重摹行世。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東萊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兩浙輶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