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漁洋山人精華錄箋注
清詩別集注本。十二卷。清金榮箋注。榮字林始,昆山(今屬江蘇)人。生活于清康熙、雍正間。《漁洋山人精華錄》為王士禛詩選集,分體編排厘為十卷。此書打破原編體制,由分體改為編年。注者認為,如此編排,作者“出處可以概見。且集中大半于役之作,川涂險阻,雨雪往來,讀者即目了然”(《凡例》)。編年參照士禛自編諸集(王氏自編諸集按年編排),其中小有差誤者作了調整。金注除箋注典事出處外還注重對該詩寫作背景的介紹,因此除重視其自注外,還多從士禛散文筆記,如《蜀道驛程記》、《秦蜀驛程后記》、《隴蜀馀聞》、《皇華記聞》、《池北偶談》、《皇祖筆記》、《古夫于亭雜錄》等著作中錄求本事,用為箋注,故多能得詩本意。此書注始經營于康熙庚寅(1710),成書于雍正甲寅(1734),歷時二十馀年,其間又得到惠棟注釋《漁洋山人精華錄》之稿本與徐夔所注士禛之近體詩,多有采摭。此編初刊于雍正末年,有金氏鳳翙堂刻本。乾隆二年(1737)金氏鳳翙堂又出版了續刊本。因為此書“開雕后,時有弋獲,不便增入卷內,而惠注復不能捐愛,爰仿朱長孺注義山詩例而小變之,補注總附于十二卷后”(《凡例》)。故續刊本增《續補注》一卷、《續錄箋注》一卷,凡十四卷。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清真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渠風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