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新樂府五十首
唐組詩名。七古。白居易作。見《白居易集》卷三。題下作者原注云:“元和四年,為左拾遺時作。”詩前原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斷為五十篇。篇無定句,句無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詩》三百之義也。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于樂章歌曲也。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該組詩繼承和發展杜甫“三吏”、“三別”等“即事名篇,無復依傍”(元稹《樂府古題序》)的新題樂府傳統,以時事入詩,抨擊弊政,進行諷諭,深刻反映當時社會現實,堪稱中唐時代的鏡子,與《秦中吟十首》同為其諷諭詩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為以七言為主,間或雜以三、五言的樂府歌行體,敘事生動,刻畫人情物態細致入神,語言明曉流暢,音調鏗鏘抑揚,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敘事組詩。宋張舜民謂“樂天新樂府幾乎罵”。金王若虛則曰:“公詩雖涉淺易,要是大才,殆與元氣相侔。”(《滹南詩話》卷三)清潘德輿亦云“樂天樂府,則天弢自解,獨往獨來,諷諭痛切,可以動百世之人心。雖孔子復出刪詩亦不能廢。”(《養一齋詩話》)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文選導讀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