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惲
字仲謀,號秋澗,衛(wèi)州汲縣(今屬河南)人。父祖世代仕金。元世祖中統(tǒng)元年(1260),左丞姚樞宣撫東平,辟為詳議官,不久以選入京師,擢為中書省詳定官,轉(zhuǎn)翰林修撰兼國史院編修官。至元五年(1268),建御史臺,首拜監(jiān)察御史。至元九年,授平陽路總管府判官,善決疑獄。至元十四年,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至元十九年,改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六年,授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至元二十八年召至京師,授翰林學(xué)士。成宗元貞元年(1295),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大德五年(1301),致仕。大德八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定。惲為人方正,好學(xué),善屬文,曾師事元好問,是元初著名文臣之一。在元代前期作家中,王惲是主張“宗唐”的先導(dǎo)者之一,雖然詩作總體成就平平,但有一定影響。有些詩作筆力雄渾,如《雙廟懷古》、《大雹行》等,部分小詩較有韻味,如《白峰嶺》、《夏夜》(庭竹影扶疏)、《游棲巖寺》(其二)等。但因才氣不足,且乏推敲,作品良莠不齊。有些詩議論過多,如《拜奠先圣林墓》、《陪總管陳公肇祀商少師比干墓》等。著有《秋澗先生大全集》。《元史》卷一六七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玉谿生詩說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