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玲瓏
古代詩學概念。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說盛唐有詩妙在“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玲瓏”,是一種空明的境界。在這里,嚴羽以禪喻詩,理論并非嚴密,曾招致后世之譏,如清馮班《嚴羽糾謬》等。但嚴羽并非把詩等同于談禪,作為譬喻,還是具有一定啟發(fā)意義的。如以“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來比喻詩之“玲瓏”境界,超凡脫俗,萬慮俱空,明心見性,不粘不滯。它沒有浩蕩的胸襟,雄偉的氣魄和慷慨激昂的情懷。其境界,空明澄澈,不染塵埃,遇之匪深,即之愈稀。它沒有崢嶸的氣象和絢爛的色彩。其語言文字的特點是,削盡常言,摒棄質(zhì)直,沒有激烈的文辭和火熱的字眼。在表達上,不直截了當,追求言外的效果。故今人錢鐘書《談藝錄》具體評釋云:“詩自是文字之妙,非言無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鏡花,固可見而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鏡而后花可映面。”透徹“玲瓏”,也是虛中有實,并非不食人間煙火。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隼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瑟調(diào)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