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毛詩后箋
詩經注本。三十卷。清胡承珙(1776—1832)撰。胡承珙,字景孟,號墨莊。安徽涇縣人。嘉慶進士,官至臺灣兵備道。著有《儀禮古今文疏義》、《爾雅古義》、《求是堂詩集》等。晚年因病辭官返鄉,專心著述,以十馀年心血,寫成《毛詩后箋》。病中仍著述不輟,寫完《魯頌·有駜》而竟絕筆。《泮水》以下各篇,由友人陳奐續成。《毛詩后箋》旨在申述毛義,凡《鄭箋》有失毛義者,胡氏必廣征博引,加以辨正,以申《毛傳》之說。當時漢學與宋學已壁壘分明,漢學占壓倒的優勢,宋學很少有人研求,胡承珙在箋注中,常能吸收宋元學者的正確疏解,證成己說。至于名物訓詁,及與三家詩文有異同者,務求剖析精微,折衷至當。因而他的詩學著作,具有求實精神。就其研討《詩經》的觀點、方法及援引論據而言,與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往往不謀而合,殊途同歸?!睹姾蠊{》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刊本,曾收入《皇清經解續編》。另外,有《墨莊遺書》本和清光緒十六年(1890)廣雅書局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歐陽文忠公年譜
下一篇:詩詞研究·漢唐貴族與才女詩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