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研究·先秦:《詩經(jīng)》的應(yīng)用與研究·祭祀宴饗
周人在重大的典禮上都要演奏詩樂,如《周禮》太師職下所云,在舉行大祭祀、大饗、大射、大喪等典禮時,大師都要率樂工奏樂歌詩。所謂“祭祀宴饗”即是指周人用詩于典禮。這是《詩經(jīng)》本身固有的應(yīng)用,其中一些詩就是為了典禮之用而作,如 《生民》、《公劉》等是為祭祀先祖而作;《噫嘻》、《豐年》是為春夏祈谷、秋冬報賽所作;《鹿鳴》則是為宴饗群臣所作。
先秦古籍對周人用詩于典禮有明確的記載,如用于宗廟祭祀,《周禮·太師》: “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賈疏云: “言帥瞽登歌者,謂下神合樂,皆升歌《清廟》。故將作樂時,太師帥取瞽人登堂,于西階之東,北面坐,而歌者與瑟以歌詩也。”又《周禮·大司樂》:“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無射,歌夾鐘,舞《大武》、以享先祖。”《大武》即《詩經(jīng)·周頌》中的“大武樂歌”六首,參見 “大武樂歌”條。
如用于朝會宴饗,朝會宴饗包括鄉(xiāng)飲酒禮、燕禮、大射禮等禮儀。《儀禮》對各種禮儀都有詳細(xì)的記載,如《鄉(xiāng)飲酒禮》說: 在行禮過程中 “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又 “樂 《南陔》、《白華》、《華黍》”,又“間歌《魚麗》,笙 《由庚》,歌 《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 《由儀》”,最后 “乃合樂《周南》: 《關(guān)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燕禮》、《大射禮》也有相同的記載。
周人對用詩于典禮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根據(jù)等級高低、典禮大小所制定的演奏詩樂的篇目、順序都不可錯亂。如《周頌·雍》本是天子祭祀祖先時所用的祭歌,春秋末期,禮崩樂壞,魯國的仲孫、叔孫、季孫三家祭祀祖先時,也唱著《雍》詩來撤除祭品,使孔子對他們大為不滿。
周人用詩于不同的典禮,形成了不同的音樂曲調(diào)與風(fēng)格,直接影響了風(fēng)、雅、頌的分類。
上一篇:詩經(jīng)研究·《詩經(jīng)》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禮樂文化
下一篇:詩經(jīng)研究·現(xiàn)當(dāng)代:《詩經(jīng)》研究的新紀(jì)元·祭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