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宋詩篇名。七古。陸游作。見《劍南詩稿》卷二五。紹熙三年(1192)作于山陰。前四句寫從戎前作詩無甚成績:一是隨人“學步”,缺乏獨創,即“殘馀未免從人乞”;二是“力孱氣餒”,無磅礴之氣與雄勁之風。中間八句歷數從軍南鄭的生活片斷以及不時聽到琵琶與羯鼓之聲。這些場面的描述都為后面闡釋創作體會張本。“詩家”四句描述寫詩體會:絢爛多彩的生活可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產生創作沖動;并使詩人洞悉屈原、賈誼創作真諦,立意選材得以隨心所欲,繁簡處理能夠巧妙天成。末四句指出其體會未必為“世間才杰”所識,憂慮“詩道”會像古琴曲《廣陵散》因嵇康被害而失傳。此詩是一篇詩論佳作,體現出樸素的認識論。“以詩論詩”始自杜甫《戲為六絕句》,后相沿成風,多以七絕論詩。即以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而論,亦是四言十二句短制。本詩則為七言長句,通篇一百四十字,實屬詩人創舉。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九僧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九歌解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