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提要
杜詩選注本。十四卷。清吳瞻泰撰。書初名《杜詩則》,因編撰目的在于為讀者提供簡要讀本,故刊行時以“提要”為名。今另有名為《杜詩典要》的抄本殘卷存世,此外還有一種易名為《杜詩明鏡》的書商盜印本。瞻泰,字東巖,歙縣(今屬安徽)人,生活于康熙時,生卒年不詳,與著有《杜詩說》之黃生為同鄉好友。吳著有《陶詩匯注》,其詩文亦歸宗自然。吳氏數十年潛心治杜,取杜詩四百七十七篇,編成十四卷,分體編年。詩之編次與正文,與單復《讀杜詩愚得》基本相同。注釋廣采宋以來諸家之見,而以錢謙益為最多。詩之行間,有簡要夾注或字句簡評,詩末則剖析句段,評述詩旨,兼析字法、句法、章法。其成書之年代,已難確知,但書中多有引用仇兆鰲語處,或其完稿于《杜詩詳注》成書之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之稍后。今存康熙末年山雨樓刻本,1974年臺灣大通書局據以影印,收入《杜詩叢刊》。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甫年譜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