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經》里的套式
口頭詩歌創作理論術語,指的是“詩歌中重復出現的事件和描述性片斷”(勞德《詠唱故事的人》)。這個定義的內涵十分明確,不過人們對它的稱述不盡相同,如theme(主題)、type-scenes(典型場景)、topoi(老套話)、motif(母題)等。它也是口頭敘事的一種工具,與套語不同的是,借助它可組成更大的詩歌結構——詩篇。藝人們只有熟記套式,才能延展思路,即詠唱一經開頭,后面的語句才能滔滔不絕地涌現出來。王靖獻認為,《詩經》里不乏這種套式,如《邶風·谷風》和《小雅·谷風》等詩里的棄婦怨。它的構成是:一、以“谷風”起興;二、回憶愿意嫁人育子的初衷;三、前后對比:起初與人守貧,富裕后反遭遺棄;四、敘說丈夫有了新歡,便休了自己;五、敘述自己到田間(或登上山頭)去慟哭,并采野菜;六、提起夫婦和諧原則,有時還取譬設喻警告未婚女子(《鐘鼓集》,伯克利,1974)。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黃節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壇掌故·一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