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蔡邕
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少博學,擅辭章,精通音律。東漢靈帝建寧三年(170),辟司徒橋玄府掾。出補平阿長,又召拜郎中,遷議郎。熹平四年(175),參預正定《六經》文字,自寫經文刻碑立于太學門外,觀摹者填塞街陌。此即后世所稱“熹平石經”。光和元年(178),以上書彈劾宦官,被誣下洛陽獄,流徙朔方。次年,遇赦,畏讒不敢還鄉,亡命江海,在吳十二年。中平六年(189),董卓為司空,辟補侍御史,累遷侍中。獻帝初平元年(190),拜左中郎將,故后世稱之為“蔡中郎”,封高陽鄉侯。董卓被誅,邕被捕。上書辭謝,愿黥首刖足,以馀生繼續撰成《后漢書》,不可,遂死獄中,時年六十一。所著詩賦、碑銘等凡百四篇傳世,后人輯為《蔡中郎集》。今存詩六首,以《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最著名。主要事跡見《后漢書·蔡邕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蕭綱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薛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