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苦寒行
魏樂府篇名。曹操作,見《曹操集》。《樂府詩集》列入卷三三《相和歌辭·清調曲》。詩寫于建安十一年(206)曹操率軍征討高干之時。袁紹甥高干建安十年降曹,復又反叛,屯兵于壺關口(今山西長治市東南)。曹操兵出鄴城(今河北臨漳),取道河內(今河南武陟),北度太行山,其時恰在正月。三個月后,高干敗亡。詩歌截取行軍太行山時的見聞境遇作為描敘中心。通過“羊腸坂詰屈”、“虎豹夾路啼”、“雪落何霏霏”的典型景象的描述,形象地再現了冬日山區的荒涼、軍旅生涯的艱苦。結尾“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中的《東山》出自《詩經·豳風》,舊說為周公所作。詩人引此,一則比照眼前行役的苦況,再則以東征伐奄、肩負王業重任的周公自喻。此詩用語樸質,格調凄苦,確如鐘嶸《詩品》所評:“曹公古直,頗有悲涼之句。”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苕之華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草窗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