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蓼蕭
《詩經(jīng)·小雅》篇名。《毛詩序》云:“《蓼蕭》,澤及四海也。”三家《詩》無異義。全詩四章,每章六句,描寫西周初年,周天子設宴款待來朝見的四鄰邊遠之國的君長。朱熹認為是天子“燕諸侯之詩”(《詩集傳》),近人認為是“諸侯頌美天子之作”(吳闿生《詩義會通》),均可通。詩中“我”為遠國君長或諸侯自稱,“君子”指周王。每章均以香蒿興盛、露珠滋潤的景象起興,象征周天子的恩澤遍及四海。將上下融洽的關系歸結(jié)為周王的德業(yè)崇高和對遠國之君以兄弟相處的態(tài)度,由此反映出周初比較安定的政治局面。后人評為“寫一時歡樂光景,藹然可味。”(孫鑛《批評詩經(jīng)》)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蓼莪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薛司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