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現當代: 《詩經》研究的新紀元·郭沫若以《詩》論史
古人早已認識到《詩經》“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故雖遭秦火,而能完整地保存下來,具有真實可信的史料價值,并早已在運用 《詩經》研究歷史,但真正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 《詩經》 及 《詩經》時代的歷史則始自郭沫若。郭沫若明確說明他是繼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觀點和方法,從分析中國的史料入手來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在所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十批判書》、《青銅時代》《奴隸制時代》等著作中大量征引《詩經》作為論據,研究《詩經》時代的思想觀念和社會形態。此外,郭沫若還針對封建禮教的禁錮選擇翻譯了40首情詩,出版了第一本 《詩經》 白話譯本《卷耳集》,開創了翻譯普及 《詩經》 的先河。
上一篇:詩經研究·兩漢:《詩經》經學的興起與興盛·鄭玄《詩譜》
下一篇:詩經研究·《詩經》的采集與編定·采詩編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