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時代、地域和作者·《詩經》的時代
《周頌》文字簡古難解,用韻不規則,篇章前后零亂,且其中只提到后稷、大王、文王及西周建國之初的武王、成王、康王、昭王七人,故當作于西周初期七八十年間,即西周建國制禮作樂之始至昭王死后不久。其中“大武樂歌”六章年代最早,參見“大武樂歌”條。
《魯頌·閟宮》 中有 “奚斯所作”句,人們據此認為奚斯是《魯頌》的作者之一。奚斯是魯僖公(公元前696——公元前627) 時代的人,字子魚,為魯國大夫。故《魯頌》當為東遷之后魯僖公時代的作品。
《商頌》的年代較難確定,有人認為是商代的祭歌,有人認為是春秋時代宋國的祭歌,還有人認為草創于商代,最后寫定于春秋時代。
《大雅》的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如《生民》、《公劉》、《綿》等;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如 《板》、《蕩》、《抑》、《桑柔》等政治諷刺詩,大約產生于周厲王和周幽王這兩段動亂的時期。
《小雅》的大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如《采薇》、《出車》、《六月》、《車攻》等反映武功的詩,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妒轮弧?、《小旻》、《巷伯》等政治諷刺詩,大約是周幽王時代的作品。《小雅》的小部分作于東遷以后,如家父所作的《節南山》,家父為周桓王時代的人。
《國風》的大部分作品作于東遷以后,小部分作于西周時期,如《豳風》,豳本是西周初期所封建的諸侯國,西周亡后被秦國吞并,所以仍稱《豳風》,當為未亡之前的作品。加之《豳風》的 《東山》、《破斧》是記載周公東征的作品,故人們認為《豳風》當作于西周初期。另外也有些學者認為《檜風》及《周南》、《召南》也是西周時期的作品。
總之,現在人們一般認為《詩經》產生于西周初期 (公元前十一世紀) 到春秋中葉 (公元前六世紀) 這五百多年的時間里。
上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詩經》的意象創造
下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詩經》研究的重新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