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清詩話》新詩鑒賞
詩話叢書,共收詩話四十三種,近人丁福保輯。福保見《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歷代詩話》《歷代詩話續編》皆收清以前詩話,而詩話寫作,在清代最盛。據不完全統計,清代詩話著作傳世者至少在四百種以上。清代詩派紛呈,各式各樣流派為宣傳自己的論詩主張也多有詩話之作。丁氏此輯從眾多的詩話中選擇四十三種,基本上反映了清代詩話的面貌。
此書以《薑齋詩話》為首,這是清初理論性較強的詩話,思想較深刻,和只資閑談的泛泛之作不同。清初宗晚唐,被后世稱為“談詩三絕”的吳喬《圍爐詩話》、馮班《鈍吟雜錄》和賀黃公《載酒園詩話》,此書選錄了兩家:一為吳喬《答萬季野詩問》(可視為《圍爐詩話》最初寫定之稿),一為馮班《鈍吟雜錄》(所收不全)。
“神韻派”倡導者王士禛的《漁洋詩話》被收入。還收入了反映王士禛主張、由其門人寫定的《律詩定體》《然燈記聞》《師友傳習錄》《師友傳習續錄》《古詩平仄論》等。反對王說的趙執信所作《談龍錄》《聲調譜》也被收入。
主“格調說”的沈德潛《說詩晬語》及其老師葉燮極富理論價值的《原詩》均被收入,還收有與沈同門的薛雪的《一瓢詩話》。
主“性靈說”袁枚的《隨園詩話》卷帙太大,未能入選,但選了同樣貫穿了袁氏論詩主張的《續詩品》。
主張“肌理說”的翁方綱只選了他的《趙秋谷所傳聲調譜》《五古詩平仄舉隅》《七言詩平仄舉隅》《七言詩三昧舉隅》。這四篇都是論古體詩平仄規律的,非其代表性作品。其實應該選他的《石洲詩話》或《杜詩附記》。
此書中還適當地選錄了清代著名詩人的詩話。如吳偉業的《梅村詩話》、顧嗣立的《寒廳詩話》、施閏章的《蠖齋詩話》、宋犖的《漫堂說詩》。
書中還發掘了一些雖名位不彰但確有見解的作者的詩話。如李重華的《貞一齋詩話》、吳雷發的《說詩菅蒯》、黃子云的《野鴻詩的》等。
此書之病是選擇還不夠精審,有些入選的作品是震懾于作者之名,如講聲律的竟選入了七篇,都是名家之作,但因是較早的著作,反而沒有許印芳《詩譜詳說》、吳紹燦《聲調譜說》、董文煥《聲調四譜圖說》詳明和更切實用。對于入選作品沒能簡擇較完備的本子。如吳喬可收其《圍爐詩話》,馮班的《鈍吟雜錄》中為后世所稱的是其《嚴氏糾謬》一卷,而此書未收。此書所收周春的《遼詩話》,有二卷本,是個增訂本,而丁氏所依據《昭代叢書》而收的一卷本是個初輯本。另外在校勘上也存在許多問題。
此書最初的刻本有《揮麈詩話》一種,此為宋人所作,非清詩話,錄入有乖體例。今人郭紹虞在重印此書時刪去《揮麈詩話》,丁福保還為每種詩話寫了簡單的提要,便于讀者理解。
此書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清詩別裁》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欽定熙朝雅頌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