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文山先生全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二十卷,詩八卷,南宋文天祥撰。天祥(1236~1282)字履善,又名宋瑞,號文山,廬陵(江西省吉安縣)人。理宗寶祐四年(1256)狀元,歷任湖南提刑,知贛州。恭帝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為右丞相,曾使元,被拘不屈,脫險回南,至福建募集將士,率眾抗元,經歷多重危險,兵敗被俘,至大都拘禁三年,不屈而死。死前賦詩明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文氏為宋末抗元領袖,其后期詩作是作者充滿艱難險阻的戰斗生活的忠實記錄,詩中洋溢著百折不回的英雄主義氣概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并揭露了元朝侵略者燒殺擄掠的暴行。如《常州》《吊戰場》《出真州》《高沙道中》等,《指南錄》和《指南后錄》中幾乎所有詩篇無不充滿激情,千載而下,讀之尚有生氣。作者被俘后的作品表現了他在敵人面前至死不屈,堅持民族氣節的光輝品質。《過零丁洋》《正氣歌》是照耀千古的血淚之作。天祥自其生前抗敵和坐監時就成為愛國志士的一面旗幟,死后則更受到崇敬。其詩格與其人格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人生自古誰無死”一聯幾乎成為一切愛國人士的座右銘。因而其詩不僅在文學史上有地位,而且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中也是備受崇敬的。
文天祥詩中一些描寫個人情感的詩作更有感染力。如《亂離歌》六首(學杜甫《寓同谷縣作歌七首》)寫自己與妻子兒女生離死別的骨肉之情,真是一字一淚。天祥在此組詩跋語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于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
文天祥詩受杜甫影響很大,其佳篇慷慨悲涼,沉郁頓挫,頗得杜詩神理。
文集編于作者遭難后不久,《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世稱道體堂(作者鄉里書坊)本,后散佚,明初尹鳳歧從內閣得《前集》《后集》重加編次為十七卷,以《指南前錄》一卷、《指南后錄》二卷附之。陳玠、張祥先后刻之。明嘉靖間鄢懋卿據此又編為二十八卷本,前十七卷同尹本,《別集》八卷,附錄三卷。“二十卷本”為嘉靖張元瑜所編。
常見者有今人熊飛等人校點本,較完善,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疊山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唐詞紀》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