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碧山樂府》新詩鑒賞
散曲別集,二卷,又《拾蹤》《續稿》《新稿》各一卷,明王九思撰。九思(1468~1551)字敬夫,號渼陂,鄠縣(今陜西戶縣)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曾為吏部郎中。劉瑾敗,因與劉同鄉被貶為壽州同知,一年后被罷官。此后家居四十余年,與康海等人詩酒唱和。
王氏多以粗獷之音攄寫作者因宦海風波、失志不平而產生的憤懣:“一拳打脫鳳凰籠,兩腳蹬開虎豹叢。單身撞出麒麟洞。望東華人亂擠,紫羅襴老盡英雄。參詳破邯鄲一夢,嘆息殺商山四翁,思量起華岳三翁。”(《水仙子帶折桂令》)雖然痛快,卻不免有些造作,有故做英雄的傾向。不如作者另一類帶有反思性質的作品更來得真實:“宦海闊煙波萬頃,木天高棧道千層。空安排調鼎心,卻本是扶犁命。感離情夜雨茅亭,廊廟江湖萬里情,孤負了當年夢景。”(《沉醉東風》)曲中明白表現出詩人并非不想立朝為官,而是不得已。即使退居林下,也仍不免心懷魏闕:“暗想東華,五夜清霜寒駐馬。尋思別駕,一天殘月曉排衙。路危常與虎狼狎,命乖卻被兒曹罵。到如今誰管咱,葫蘆一任閑玩耍。”(《駐馬聽·駐懷》)這才是他的心底話。
王氏描寫其歸隱生活和農村風光的作品頗有特色,他往往用十分本色的語言描寫北方田園的美麗:“豆角兒香,麥索兒長。響嘶啷、繭車風外揚。青杏兒終黃,小鴨兒成雙。雛燕語雕梁,紅石榴花滿西窗,黃蜀葵葉掃東墻。玉紫紗囊將佳節,遇端陽。”(《寨兒令》)
王氏散曲豪放爽朗,因為曾向樂工學習(見《萬歷野獲編》),故其曲雖“雜以帶字”,但“不失尺寸”。
《四庫總目提要》說:“明人多以艷麗擅長,九思獨敘事抒情宛轉妥協,不失元人遺意。”
王氏曲集收入其全集《再續集》中,為崇禎間張宗孟所刻,共八卷,《碧山樂府》四卷,與李開先合撰《南曲次韻》一卷,《詩余》一卷,雜劇二卷。今人盧前加以整理,編成此五卷本,收入1959年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所刊《飲虹簃所刻曲》中。
常見者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后村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全清詞鈔》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