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 遺山先生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二十集,金元好問撰。遺山見《唐詩鼓吹》。
元氏青年時即逢元滅金的大戰亂,他對金統治者的腐朽無能、元統治者的兇惡殘暴、百姓在戰亂中所遭受的種種災難都有深刻的認識,并反映到詩中。詩中他把金之苛政比喻為猛虎(《虎害》)、豪豬(《驅豬行》)。“至今三老背青腫,死為逋懸出膏血。”(《宛丘嘆》)“東家追胥守機杼,有桑有稅吾猶汝。官家恰少一絇絲,未到打門先自舉。”(《秋蠶》)元氏之喪亂詩深刻地再現了元滅金的歷史過程,《西園》《岐陽》三首揭露了蒙古軍隊屠戮民眾的殘酷和金軍的腐朽,記錄了金朝失去了山東、陜西的歷史過程。《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五首,描寫了汴京被圍,金主倉皇逃竄和中原一片荊榛的荒涼景象。如第四首:“萬里荊襄入戰塵,汴州門外即荊榛。蛟龍豈是池中物,蟣虱空悲地上臣。喬木他年懷故國,野煙何處望行人?秋風不用吹華發,滄海橫流要此身。”戰爭的殘酷并沒有使詩人消沉,在滄海橫流之際,他還要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以白描的手法,揭露了蒙古軍隊的暴行:“道旁僵臥滿累囚,過去旃車似人流。紅粉哭隨回鶻馬,為誰一步一回頭。”“白骨縱橫亂似麻,幾年桑梓變龍沙。只是河朔生靈盡,破屋疏煙卻數家。”還有一些作品批評了南宋王朝聯合蒙古滅金政策的失策。這些作品雖然意在揭示金崩潰覆滅的歷史,但抒情性很強。作者把國家、人民和個人的命運結合在一起,詩中表現了故國之思和復國無望的悲憤,集中的《續小娘歌》以聯章組詩的形式描寫了婦女被野蠻的蒙古軍驅趕向沙漠的悲劇。這組詩酷似民歌,婉轉動人。元詩中有《論詩絕句》三十首,系統地表述了作者的文學主張和詩學觀點,對后世影響很大。
元詩雄健悲壯,氣勢豪邁,長于七古、七律,工于對仗,其詩句雖經錘煉而不露雕琢痕跡。
此集為元曹益甫及其子曹所編,錄詩一千二百八十首,較張德輝所編的四十卷本多收詩八十一首。
有明末汲古閣刊本傳世。另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元好問全集》(詩文合編)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類聚名賢樂府群玉》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鈍吟老人遺稿》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