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后山詩注》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二卷,北宋陳師道撰,南宋任淵注。師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徐州彭城(江蘇省徐州市)人。少時學文于曾鞏,絕意仕進,元祐初以蘇軾薦為徐州教授。后任太學博士,秘書正字,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淵見《山谷詩注》。
陳氏為江西詩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詩在藝術風格上模仿杜甫的痕跡更為顯著。陳詩多以個人身邊瑣事和對家庭、親人、朋友的關切及深情為題材,有些作品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窮愁落魄的愁苦心情。如其《別三子》之一“有女初束發,已知生別離;枕我不肯起,畏我從此辭。大兒學語言,拜揖未勝衣;喚爺我欲去,此語哪可思。小兒襁褓間,抱負有母慈;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這是因為窮困,兒女不得不寄于外家,母子從岳父而去的情景。《示三子》又真實地描寫了父子相見:“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了知不是夢,忽忽心不穩。”陳詩也有一些關注民生疾苦的作品,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田家》《嗚呼行》等。其詩古樸洗煉,長于律體,為江西詩派中典范作品。如《懷遠》:“海外三年謫,天南萬里行”;《早起》:“寒氣挾霜侵敗絮,賓鴻將子度微明”;《和魏衍同登快哉亭》:“欲旁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鳥已春深”;《和三日》:“夾岸萬人傾國出,清江一注兩山開”等。從句法到詩中表達的情緒都接近杜詩。《小放歌行》:“春風永巷閉娉婷,長樓青樓浪得名。不惜卷簾通一笑,怕君著眼未分明。”詩雖有寄托,但對少女心理刻畫得十分生動。陳集為作者門人魏衍所編,詩六卷,任淵注時厘為十二卷。任氏生于南北宋之際,去元祐諸君子不遠,佚文遺跡,往往而存,與陳氏同時者尚在,故“任注”對陳詩背景、本事、寫作年月注之甚詳,多能探得作者本旨。
陳師道去世后不久陳集即有刊本,現尚存有南宋蜀大字刻本,作二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曾據以影印出版。《后山詩注》經多次翻刻,常見者有武英殿聚珍版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風雅翼》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散曲叢刊》簡介介紹